原创|ADU咨询
作者|陈阳
编辑|Z


标题有两个意思:从企业角度,该选择何种薪酬制度;从员工角度,该去哪种薪酬制度的公司。

年薪制和提成制,是两种主要的薪酬制度。国内的设计企业,不论是民企还是国企,提成制居多;而正宗外企基本都是年薪制。两种制度各有优缺点。前些年听过一个案例:一家提成制的公司看到年薪制公司的好,痛下决心改薪酬制度,结果好处没捞到反而惹出一身病,公司效率下降、人浮于事,不得已改回提成制,又活回来了。同样,反例也有,年薪制的公司看到提成能激发一线员工的积极性,提高生产效率,也想改,结果也大多以失败告终。

有人说:薪酬制度没有绝对的优劣,适合才是最好的。

嗯,这话没错,但没用。

薪酬制度究竟是与什么匹配才叫适合?公司的经营效益、老板的偏好、还是员工的要求?

a83a45d0d3669889cb0918b2683e7630.jpg
△罗纳德•科斯 

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•科斯在1937年的《企业的本质》一文中指出:企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边界,并非企业家主观决定的,而是被动决定、为适应生产和社会约束条件而形成的。
 
同理,合适的薪酬制度是由市场决定的。这个市场不是(人力)资源市场,而是企业面向客户的业务市场。业务市场有三个层次——项目层、产品层、企业层,各层次需要不同的薪酬制度。
 
项目层思维的市场就是以单个项目为业务循环,一个一个项目做,一个一个项目算钱,是短期视角。
 
简单地说,产品是同类型项目的集合。所以,项目层思维的市场是以一个产品系列周期为业务循环来考虑收益,前期会有研发、市场推广上的投入,未必马上实现赢利,是中期视角。比如,CCDI的水立方项目是亏损的,而几年后的体育事业部就挣钱了。

企业层思维的公司一般是建立在若干成功产品线的基础上的,这些产品线在价值观、技术体系、关键资源等核心能力方面有共性,产品线的兴衰更迭推进企业的成长,是长期视角。比如,FACEBOOK的小扎2月16号发表了长达六千字的对未来社群的展望,可以理解为企业使命,文中隐含着FACEBOOK未来众多产品线的可能性以及产品线间的关联性。

cf5cf96294ed77b210affb06b149402a.jpg

短期、中期、长期,不是对错之分,而是市场需求的差异。企业只能理解市场需求顺势而为,建立自己的业务层次。短期、中期、长期,也不是非此即彼,同一时期,重要的是识别哪种思维是市场主体,是趋势。
 
九十年代初开始的20年建设井喷期,是解决有/无问题的1.0时代,市场需要的是短期内提供大量满足基本生活要求的房子。整个社会需要的正是这种短期思维,比如白猫黑猫论。短期思维的好处是容易理解,促进马上行动,解决眼前问题,挣现钱。60后的大叔级建筑师们都有那种弯腰就能捡到钱的美好回忆。
 
前几年开始市场走势的下滑,反映的是1.0时代的结束,面对好/坏问题的2.0时代到来了。也就是说,好挣的现钱没有了,现在挣钱得下更大的功夫,要把东西做的好才有可能挣到中期的钱。这时,我们不得不用产品层思维来面对外部市场需求,也不得不用产品层思维来考量内部文化、架构和制度。
 
回到薪酬制度。企业对外着眼于挣短期的现钱还是挣中期的钱,换句话说,就是项目层思维还是产品层思维,反映在薪酬上就是提成制和年薪制。

33edfb00137ee9ea55fd196ba929cb33.jpg
 
短期、中期、长期,实际上就是工作与绩效之间是否存在时间的滞后反映,这是决定薪酬体制的关键
 
提成制讲究即时回报,简单、直接,适合相对简单的项目层业务。所以过去20年,国内设计公司大多采用提成制,并能有效运转。搞年薪制反而问题多多。

正宗的外企为何采用年薪制,是因为他们在国外的成熟市场中,早已是产品思维。到中国自然延续那套业务模式和管理。有人说外企的薪酬制度在中国水土不服,嗯,也许吧,可也没办法,老外不懂一国两制的玩法。
 
总结一下,薪酬制度本质上不是老板定的,是由公司的业务层次决定的,而公司的业务层次是由市场决定的。提成制适合短期的项目层思维,年薪制适合中期的产品层思维。中国设计行业正处于短期思维向中期思维的转型过程中,过去大行其道的提成制也将随业务层次的转变而逐步转向年薪制。但是,薪酬制度是牵动所有人利益的大事,要不要改,什么时候改,应配合企业产品思维的转变。没有转变产品思维的打算,不要轻易动手改薪酬制度。
 
对员工来说,能拿多少钱不是由个人意愿决定的,而是市场对其拥有的个人能力(智力资本)的需求决定的。提成制的公司,激励的是个体短期效率年薪制的公司,期待的是中期团队效益,个体收入取决于他能为团队带来的新增价值
 
还有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:
 
1、“活多的时候搞年薪,活少的时候搞提成。”甚至不点名指出某公司尤善此道。


呵呵,业内确有公司玩这种把戏,但也不应得出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结论。讲真的,如果横向比较一下,在薪酬方面,很多行业比设计行业黑多了。当然,我们不该和差的比。那些把薪酬制度当把戏玩的设计公司自然被大家诟病,更说明健康发展的公司应从业务战略层面认识并选择合理、相对稳定的薪酬制度。
 
2、“大部分公司两种情况都有。比如基层员工提成制,中高层员工年薪制。”


嗯,这话大致没错,需要商榷的是比例,是不是“大部分”公司。当然,比例与圈定的范围有关,没有约定范围就不好较真了,也没必要较真,嘿嘿。
 
回到主题,如果一家设计公司在基层实行提成制,中高层实行年薪制,那么,你认为公司的薪酬制度是混合的吗?我认为,表面上看是混合制,实际上其核心是年薪制。首先从资源角度看,中高层员工的占比虽然只有20%左右,但按照管理学的二八原则,他们构成了公司的主要智力资本,也贡献了大部分产出。其次,基层员工往往应对的是清晰明确的任务包,便于短期评估工作成效,有实行提成制的条件。
 
薪酬制度是对工作成效的重要反馈之一,对不少人来说甚至是最重要的反馈。从信息反馈角度而言,反馈越及时越好,这样越能避免犯错误。提成制相对于年薪制,是一种短期反馈,在时效上是好的。业内有家大型设计院把提成算账细化到极致,每个人有自己的产值账户,每一段工作产值都可以及时计算并计入个人账户。也许,每天下班前,看看自己账户上的产值增加了多少挺爽的吧。
 
但是,信息反馈不能仅仅及时,还得有效,否则弄不好会指引你在错误的方向上越滑越远。提成制的有效性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:
 


1、产值未必合理


合同有肥瘦,到款有先后,所以直接按合同额或到账来界定产值不合理。1.0时代,很多公司都探讨过产值修正办法,即每个项目对外不管签多少金额,到账多少,在内部根据一个标准评定一个生产产值,再根据项目完成好坏确定一个系数。这些改良版的提成制在某些程度上能解决起点公平问题,就像约翰•罗尔斯在《正义论》中提出的无知之幕一样。
 
但是,不管是何种改良,产值标准都是基于大家对过往项目的总结,那么对过去是合理的,对未来会合理吗?答案显然是NO。所以,实践中很少有公司若干年如一日遵照一套产值标准不变,要么隔几年把产值标准修订一下,要么在提成制和年薪制之间反复。



2、导向问题

两年前,我去某银行办事,客户经理推荐我办一张公司卡,我说用不上;她说可以办了不用,不收费的。她是为了完成业绩指标请我帮帮忙。银行的指标只考核办卡数量,不考核是否使用。
 
之前已经讲过,在解决有/无问题的1.0时代,需要的是短期思维,项目层次的业务视角是恰当的,对应的薪酬制度是提成制;现在是解决好/坏问题的2.0时代,简单易得的短期钱挣不到了,我们不得不用产品层次的思维去挣中期的钱,薪酬制度也不得不顺势逐渐调整为年薪制。身处2.0时代,继续沿用1.0时代行之有效的提成制,想转身,难!
 
上面这段话会有些朋友不认同。不认同是好事,可以探讨。不过有些不认同可能是因为对产品一词的定义有误会。
 
不少设计师一想到产品就想到建材。我在甲方和设计院工作的时候,经常有材料商来推销产品,久而久之,一说到产品,脑子里就会出现建材销售代表的形象。
 
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》中,对产品有如下定义:国民经济中,通过劳动使物质转化为在社会中可以流动,有独立使用价值的物品。
 
菲利普·科特勒博士在《营销管理》中这样定义产品: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,被人们使用和消费,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,包括有形的物品、无形的服务、组织、观念或它们的组合。
 
显然,马克思把产品限定为有形的物品,比如建材。而现代经济中,产品概念早已超越有幸物品的范畴。当然,马克思他老人家在一百多年前对产品有如此定义已很有见地,只是我们不应束缚住自己的认识吧。



bad06d52420aab8133f29a3bb3e213a1.jpg
 
泛建筑设计的业务也有产品层次,以项目为表现形式的产品层次。五种类型——产品型、技术型、生产型、产业型、客户型——的设计公司对界定产品的维度有区别,产品型公司以价值取向与风格来界定产品,比如解构主义、新中式;技术型公司以技术及应用方式来界定产品,比如LEED、合同能源管理;生产型公司以使用功能来界定产品,比如养老建筑、儿童阅读空间。
 
最后提醒一句,搞年薪制不能仓促行事,更不能误以为年薪制可解管理上的千愁。实际上,年薪制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,但在战略上是与2.0产品时代匹配的